Quantcast
Channel: 新浪博客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74

决定人生的舍与得

$
0
0

决定人生的舍与得

    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,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。舍与得就如水与火、阴于阳一样,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,相生相克、相辅相成,存于微妙的细节,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。万事万物在舍得之中,才能达至和谐,达到统一。

    舍与得是一种健康、智慧的人生心态,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态度,要知道,百年的人生,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。有舍有得、不舍不得、小舍小得、大舍大得,欲求有得,先学施舍。舍与得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,演绎着成功与失败的故事。 

   “舍得”是一种人生态度,人不到一定的境界,是不会明白“舍得”两字的真正含义的,要想到达“舍得”这样的人生境界,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,不经过深刻反思也是不可想象的。人的一生往往很多时候都在取舍之间徘徊,在“舍得”之中成就自己。

    世上没有绝对的平衡,只有相对的持平。对于“舍”与“得”不可求其绝对的均等。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态,总觉得自己“付出”的多,而“所得”的少。而不愿再去“付出”,其结果使自己步入一个狭隘的小天地,封闭了自己的发展。

    “舍得”也不是有一些人简单领会的“吃小亏占大便宜”的实惠做法,而是一种“舍”以己为先、“得”以德为本的辩证思想。这里的“舍”,是一种奉献,一种无私的奉献;“得”是一种追求,一种精神上的追求。

    从古至今,无数杰出的英雄人物,纵观他们所成就丰功伟绩,无不得益于对“舍得”二字的把握和感悟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,为了反对侵略,他不惜拿出自己的家产,抗元救国。兵败被俘,他坚决不肯投降,还写下了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的著名的诗句,终于实现了“舍身取义”的理想。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救国精神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。

    在许多人眼里,“舍”就是付出、是贡献、是投入;“得”是成果、是产出、是认同。事实上,舍,就是付出。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母亲的“舍”来得地道、高尚和无私。母亲的“舍”是不求“得”。得,就是回报。而母亲不求回报,这就是境界。这个境界就是甘愿用自己的付出,换来孩子的幸福。

    舍得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,它不是用现代世俗的金钱与地位来衡量的。舍得,得舍,何得?很多人在绝境前才肯舍得某些东西,因为这些东西珍贵,然而这些东西的主人认为最珍贵的东西,在别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。所以说,舍得是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的。

    地球是一个圆,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缘,音同字不同的意思告诉我们,彼此应该珍惜这份缘。生活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,这份缘来源于我们时间上的舍,而得到了人生情感世界中的缘。有了这份缘,舍出自己的微笑,得到大家的关心与关爱,何乐不为?

   在人生旅途中,我们会遇到坎坷和不幸,如果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,那我们不妨挥一挥衣袖,学会舍弃,舍弃曾经的功名,舍弃挫折,舍弃自卑,舍弃应该舍弃的一切,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路,从挫折中走出来。让我们坦然对待生活中的拥有与失去,凡事看得淡泊一点儿,会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,如果太贪心,总想得到得多又无法面对失去,那会让你疲惫不堪并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。既然如此,那么让我们还是选择平淡与淡泊吧,好好珍惜自己拥有得到的,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,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生活。

    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的。人事间的事情,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,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的。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,因果是相关的,舍与得也是互动的。俗话说的好“不刮春风,不下秋雨”,实际就是舍和得的因果关系。所以,“舍得”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,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项选择。所以,我告诉自己:当我改变不了环境,我要试着改变自己;当我改变不了事实,我可以改变态度;当我改变不了过去,我可以改变现在;我不能控制他人,我可以掌握自己;我不能预测明天,我可以把握今天;我不能左右天气,我可以改变心情;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,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!

    其实懂得“舍与得”的机理和尺度,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,舍得之间是痛苦并快乐着!有时我们还真需要选择“取舍”来丰富人生,在“舍得”中见智慧,在“舍得”后感悟人生。  

要想拿起更多的东西,我们必须学会适当地放下,如果你什么都想得到,最后只会变得一无所有。

    世间万事,有得必有失,有失才有得。 舍得。不舍不得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。 

    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舍弃无所谓的生存。 ——歌德 

    穷人:财富是自己争取来的,别人的利益自己不要惦记,自己的利益不要舍弃。 

    温州人:财富是一种回报,人生是一种博弈,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。有时候,要做到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。因为,敢于舍弃,善于舍弃,才会有大收获。 

    贪是人类祸害的根源。吃亏是福,贪得是祸。 人生充满诱惑、充满陷阱、充满机遇而又充满挑战。该舍弃的应该大胆的舍弃,该抓住的要毫不犹豫地抓住。 

    凡事均有长有短、有阴有阳、有圆有缺、有利有弊、有胜有败,更何况千变万化的人生。 

    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兼得,舍鱼而取熊掌也。 

    舍,并不意味着失败,而是一种新的获得。 

    适当退一步,放下自己的架子,从小事做起,一步步让人了解你,只要是金子,迟早你会有发光的一天。 

    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,不做可有可无的人。 暂时的让步不是吃亏,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。 进,固然需要努力;退,更需要智慧用心。只退不进,是懦夫的行为,只进不退,那是莽夫。只有进退得当,在面对失败是,才会从容,进而潇洒成就人生。

 

    合理的舍去,科学的获得,是一种哲学,更是一种艺术;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领悟;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境界。舍得,是中国文化的精髓。舍得,亦是随心而生的“生活禅”。鸣蝉舍弃了外壳,因而能自由高歌;壁虎舍弃了尾巴,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……舍得就是抓主要矛盾,舍得对各行各业都含摄着深刻的内涵,例如:对于学生,在周末舍弃了休息玩耍的时间,而去发展特长,看似是放弃了很多,但使生活更充实、学得了技能;考试时,放弃了一道苦思冥想也不会做的填空题,把更多时间放在会做的题上,看似是放弃了一些,但得的分更多;要装进一杯清泉,你就必须选择倒掉已有的陈水;要获取一支玫瑰,你就必须选择放弃到手的蔷薇。虽然你放弃了,但同时你也获得了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,太多的选择,太多的放弃,就在这选择与放弃中我们走向了成熟,走向了成功的彼岸。

    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,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,“得”是本事,“舍”是学问,正如一位高僧所说的:“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!”

    关于舍得,佛家认为:舍就是得,得就是舍,如同“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”一样;

    道家认为:舍就是无为,得就是有为,即所谓“无为而无不为”;

    儒家认为:舍恶以得仁,舍欲而得圣;

    现代人眼里“舍”就是放下,“得”就是成果。其实,懂得舍与得的智慧和尺度,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。我们需要通过“取舍”来丰富人生,在“舍得”中体现智慧,在“舍得”后感悟人生。

    舍得是一种境界,不计付出,舍己为人,体现出了胸怀宽广的做人高度;舍得是一种智慧,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,体现出了明朗大气的做事风格;

    舍得是一种心态,有取有弃,低调淡泊,体现出了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。学会取舍的智慧,懂得进退的真谛,就能够享受美好的人生!星云大师说:“心随境转则不自在,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。”我们都希望长命百岁、荣华富贵、眷属和谐,名誉高尚、身体健康、聪明智慧,但先要问;你想要秋天的硕果,可否在春时播种?

    舍与得是一种哲学,更是一种处世艺术。舍,并不是全部舍掉,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、让你走不远的负累,留下那些轻快的、灵性的美好。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、内敛、从容的光芒。

    舍与得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生活领悟。患得者得不到,患失者必失去。人不可能永远只是获得,而从不失去,珍惜曾经的拥有,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。舍与得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。只有真正懂得舍与得的智慧,才能更好地善待自己,要知道,人生苦短,不过是来去匆匆的几十年,与其在抱怨中度过,不如为自己营造一方快乐的天地。舍得是一种好心态,会让你拥有一个好人生,对于想要成就大业者来说,看破了得与失的玄机,学会从得到中失去,就能从失去中获得。成功即是由此而来。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474

Trending Articles